当前位置: 首页>>要闻>>政务要闻

【乡村行·看振兴】高台:沙地种出“金艾草” 特色中药材产业显活力

来源:高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:王亚梅 发布时间:2025-07-21 17∶22
字体:【 打印

高台县依托丰富的资源禀赋,持续优化产业结构,积极拓展艾草种植,不断延长产业链条,推动乡村全面振兴。

曾经的金河湾土地沙化严重,种植作物困难重重。如今,黑泉镇瞄准沙地治理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点,主动破局,依托沙地资源,积极引进优势企业,通过流转土地,规模化试种耐旱作物艾草,不仅合理利用了闲置沙地,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,还拓宽了企业增收渠道。这几天,连片的艾草郁郁葱葱,长势正旺,微风拂过掀起层层绿浪。“我们的艾草去年做了试验种了一小部分,效果还是不错的,今年我们就扩大面积种了3000多亩,准备8月份收一茬,长势还是不错的。”高台县农耘生态林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滚其会说。

艾草属于典型的“懒种植物”,种植投资小、后续管理简单,第一年定植后可连续收割8至10年,极大降低了种植成本。同时,作为应用广泛的中药材,艾草兼具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,经过加工可制成艾条、足浴包等20余种产品,深受市场青睐,为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、深耕产业链打下了良好基础。“收掉一茬,它的根就长得更茂盛了,打算明年再往大扩展一下,如果效益好的话,我们就修深加工厂。”高台县农耘生态林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滚其会说道。

高台县立足自身产业优势、资源优势,做实特色农业,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,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,带动群众增收致富。连续多年出台扶持政策,引导群众采取育苗移栽、间作套种等形式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。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,与药农面对面交流,现场手把手指导科学种植。目前,全县以孜然、艾草、琉璃苣等为主导品种,已建成琉璃苣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区1个,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万亩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